房贷提前还款划算吗?知乎上有个问题,某君有钱了,想把欠的50万房贷一次性还清,不知道划算不划算,其实网络上也有个观点,就是很多人后悔把房贷提前还清了,为什么会后悔呢?我们看下面的回答。
1
因为从长远来看,进行一些低风险简单的理财,最终利息收益是高于房贷所产生的利息的。
接下来,我为大家举一个形象点的例子。
不以楼主的50万为例子,以我自身的34万房贷为例子。
所谓提前还贷款,其实就有点像,在有能力全款买房的情况下,贷款和全款买房这两者的区别。
比如说:我准备买房,总价58万,但我身上只有24万,假如我父亲那里还有34万,加上刚刚好,我可以全款。
但是,我父亲不知道我要买房,刚好在前几天把34万买了中国银行的一个5%的5年定期。每年按期取息,一年能有1.7w的利息。
这下我只有去贷款了,恰好办理贷款也是那家中国银行,贷了34w,20年,利率5.39,每月还2317元。
尴尬了,同样的金额,存款只有5%,贷款却有5.39%。
但20年后,我居然还赚了,你能信?
但结果是什么呢?
20年房贷我一共要还2317*12*20 = 556080元
20年我的存款却变成了:本金340000+利息340000*0.05*20= 680000元
算下来了我赚了123920元。
这个没错吧。
2
那么问题来了,银行是傻了吗
反过来想,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银行把钱借给我,然后我用他借我的钱去投资他,结果我还赚了。
空手套白狼呀。
当然不傻,借我34w,我又在他那里存了34w,相当于银行的本金并没有减少。
但我呢?每个月却要给银行2317元,一年是27804元,当然父亲的存款有利息,有17000元一年,他拿给我补贴我还房贷,算下来,我每年还得给银行10804元,算下来每个月得给银行900元的样子。
5年后,我给了银行54020元,这时候父亲的5年定期到期了,本金可以取出来了。我可以一次性还掉银行贷款,但我不想还,因为前5年还款银行的钱,大多数是利息。而此时也没有更好的理财方式,父亲又存5年。但越往后面,越没有提前还款的必要了。就这样5年又5年。
就这样10年过去了,我给银行108040元。
十年算下来,银行一分钱没给我,我却给了银行108040元。
然后20年过去了,我一共还给了银行216080元,对不对?
好吧,这20年,银行一分钱没给我,我却给了银行216080元,这时候,房贷终于还完了。而父亲取出了34w存款本金。
这时候,34w本金属于我们家,房贷也还完,不欠银行任何钱了。但在前20年,我一共给银行216080元,所以总共我赚了多少呢?
没错,赚了123920元
3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我每个月往银行还房贷的900元,相当于我每个月往定存900元,一共存了20年?20年到期一共取了34w出来。
这个利息高吗?我们用基金定投公式来算,算出来年化收益率才4.15%,现在支付宝很多货币基金都比这个高。
评论区有一些朋友,其实说得也没错,但出发点不一样。
评论区朋友的观点是,34万拿去理财,那么房贷就和自己平常收入没啥关系了,必须从这34万的理财收益中来,利息不够的,就动本金来补贴,所以本金递减,利息自然也递减,我那套算法自然也不成立。
听上去有道理,实际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干。
像题主,每个月近万元的收入,算他房贷50万,5.6的利率,算20年,等额本息,月还款3467元。
如果50万理财,5个点的利率,每个月可获得2083元的利息收入,最终还给银行的是1300多元。
4
对于月工资近万元的他,1300元的房贷,为什么要用到50万的本金?
并且,基于一个已成事实的前提是,一次性把钱还给银行后,那50万和你没关系了,你动不了。在50万动不了这个前提下,我们用来理财,20年不动这个本金。这样比较才公平。
我们本来就是用固定的本金产生不变的利息收入乘以时间的力量,从而打败房贷本金递减利息递减的一个过程。
有人说用工资还1300的房贷,这不是一个篮子的钱吗?是,但也不是。
是一个篮子的钱,但分工不同。
理财的50万相当于一个生蛋的金鸡,但目前楼主的月收入本来够生活,也够开支,为什么要把生蛋的金鸡捉拿杀了?
有人说,万一有一天收入变低了,甚至失业没收入了,那只有动用50万本金了?
那就更没有可比性了,人生风险很多,就算你今天一次性还完房贷,说不定哪天因为事情还得把房子给卖了,或者又去抵押给银行,用更高的利率去贷款。
我说的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建议,任何理财计划都是一个理论,然后在生活中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就像大家都宣传基金定投,每月定投2000或者1000,理财上都是可以赚钱的,但万一有一天失业了,甚至因为某种原因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定投不下去了,但投资部金额还是亏起的怎么办?
在人生起伏面前,有的问题根本没有答案,无论怎么选择,你都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