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重磅更新,朋友圈折叠功能上线!微商要哭了

2025年6月11日18:00:40 发表评论

“发十条朋友圈,九条被折叠,客户根本看不到我的广告!”

最近,有不少微商发出这样的无奈吐槽,而这背后是微信的功能巨变——朋友圈折叠。

一、微信朋友圈能“折叠”登上热搜第一

2025 年 5 月31日,微信朋友圈悄然上线的折叠功能迅速登上热搜第一,迅速引发用户关注。

微信重磅更新,朋友圈折叠功能上线!微商要哭了

这项功能的核心逻辑是:当系统检测到某个好友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多条动态时,尤其是广告营销内容,会将这些内容压缩为“余下 X 条” 的折叠块,用户需手动点击才能展开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重磅更新,朋友圈折叠功能上线!微商要哭了

对于该功能,不少网友直呼“舒服了”。

他们表示,此前朋友圈满屏广告、公司信息,“活人感” 严重不足,导致现在很少打开朋友圈了,折叠功能可以有效过滤了冗余的营销内容,让真正的生活分享得以凸显。

微信重磅更新,朋友圈折叠功能上线!微商要哭了

也有网友说:能否也能折叠一下平台推送的广告?广告下公开可见的评论区常常充斥无关信息,影响了朋友圈的纯净观感。

微信重磅更新,朋友圈折叠功能上线!微商要哭了

这一变革,对于用户来说是福利,避免了过度广告消息的骚扰。可是对于微商从业者来讲,曾经的核心营销阵地失守,可谓“天塌了”。

微信这场“去营销化革命”,并非心血来潮。自2021年起,折叠机制就开始了低调的灰度测试。而今年的这次升级,则标志着微信整顿朋友圈生态的决心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有报道称,微信算法可以通过“营销关键词库”和发布频率精准识别广告内容,比如含“特惠”、“限时”等促销词的内容折叠率就比较高,而分享日常、不涉价格的内容被折叠概率就很低。

作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微信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圈,依附着许多以此为生的人,微商就是其中一个庞大的群体。

微信每一次的功能变革,对于微商而言都是一次生态巨震,曾吸纳数千万从业者的微商生态,如今正面临来自微信平台规则持续收紧的困境。

此前微信已对复制粘贴文案进行折叠处理,如今更推出“三级折叠”机制,当文字内容重复、图片内容重复,且之前发布过大量类似内容,多条内容会被折叠成一条。

2024年微商头部品牌TST因违规受重罚后,众多中小微商遭到冲击,此次的折叠风暴让这个已处寒冬的行业雪上加霜。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朋友圈曝光效率的断崖下跌,让微商的流量获取成本飙升。

除此之外,更致命的还有心理层面的打击。

折叠标识被用户视为“官方认证的垃圾信息”,加剧心理排斥。有用户直言:“看到那个折叠提示,就像看到‘内容可疑’的警告。”

信任链条的断裂,动摇了微商模式的根基。

二、发2条就被折?有人欢喜有人愁

按照腾讯客服的说法,“为了优化用户体验,我们限制了批量或多次发送的营销类信息等打扰用户信息的展示形式,用户点击该条朋友圈即可查看完整信息。”

也就是说,朋友圈折叠主要是针对营销类的内容,但对于“频繁”、“批量” 的具体次数没有界定。

有网友通过实测发现,当单日发布朋友圈超过1 条时,后续内容就可能触发折叠机制,尤其是短时间内连续发布 2 条及以上的朋友圈。

这一机制对追求纯净社交体验的用户而言确实是一件好事,能有效减少非必要信息的刷屏干扰。

不过,从内容识别能力来看,当前算法还需要继续优化。比如,高频发布生活动态的用户表示,即使内容不含营销信息,比如旅行期间分享九宫格、日常记录碎碎念等,仍可能被系统判定为“刷屏” 而折叠。

同时有网友反馈,部分含营销属性的账号却能高频发布,未触发折叠机制。

此外,关于折叠内容的时间排序机制,争议声不断。网友发现,最新发布的动态常被折叠到十几小时前动态下方,纷纷表示:即便触发折叠,也该从最新动态开始,而非让新内容“埋” 在旧动态之下。

微信重磅更新,朋友圈折叠功能上线!微商要哭了

三、微信为啥突然整治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折叠功能的上线,本质上是社交平台在用户体验与商业生态之间的一次关键调整。

近年来,朋友圈逐渐被广告营销内容侵蚀,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大部分用户每日刷圈时遭遇5条以上微商或带货内容。

微信重磅更新,朋友圈折叠功能上线!微商要哭了

这种信息过载不仅降低了用户对好友动态的关注意愿,更让朋友圈的社交信任度持续流失。

本次推出的折叠功能,直接目的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培养“多发生活,少发广告”的用户习惯;同时响应《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对网络空间清朗化的要求。

而这功能背后还藏着两步“大棋”。

一方面,微信正通过折叠功能推动商业内容“正规化”。

朋友圈官方广告的点击率和用户信任度通常比微商广告高,折叠这些非官方营销内容,可以倒逼商家通过小程序、视频号等合规渠道运营,而非依赖 “野蛮刷屏”。

另一方面,这一功能与视频号形成生态协同。

在微信算法中,视频内容容易被判定为“高价值信息”,折叠概率远低于图文,客观上推动用户将深度内容创作转向视频号,完善微信的内容生态布局。

因此,面对行业生态的巨变,微商们也不得不进行艰难转型,视频号、小程序以及社群成为眼下三大突围的路径。

对于微商来说,视频号之所以成为新蓝海。一方面是因为视频号是近年来微信官方力捧的产品,有着天然的流量红利。另一方面,内测显示视频号动态暂未被纳入折叠范围,视频的沉浸式体验反而增强了产品真实感。

其次是小程序,通过“朋友圈预告+小程序成交”的组合拳,打造新的微信成交场景闭环,完成交易场景从朋友圈到小程序的迁移,这也符合微信官方的倡导方向。

最后是社群运营的精细化升级。朋友圈受阻后,社群价值陡然提升,社群运营也面临革命性进化。比如快闪群兴起,借鉴瑞幸咖啡经验,将每日促销改为2小时限时快闪群,大幅提高打开率。还有精细化的分层管理,按用户价值分层建群,对于其推送频次按照用户价值进行个性制定,更好地激活客户潜在价值。

四、价值迁移

就目前情况而言,微信朋友圈的折叠功能似乎也并不成熟,折叠机制缺乏明确规律。当用户点开“余下X条”时,可能其中一条是广告,其余两条却是正常分享的生活动态。这些内容被折叠后,用户不主动点击就完全错过。

除了功能的不成熟之外,更大的争议在于:微信自以为是替用户做出了选择。

“微信作为平台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实际上并不反感好友发布的朋友圈广告信息?”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质疑,“他发他的,最多‘我’不看不信就是了。”

更尖锐的批评指向微信自身的广告策略:“用户的问题又来了,微信自己的广告难道就少了吗?可以不看微信好友的,但微信朋友圈的广告可是一直都在。”

这一次折叠风暴背后,其实是微信整体商业战略的转向:在腾讯的游戏和广告收入之外,微信的商业化被期待贡献更多的营收增长。

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与此同时,小程序和视频号的用户不断增长,朋友圈的商业价值正在迁移。

更深层次来看,这一次的大折叠运动,与其说是针对朋友圈的净化,不如说是倒逼企业重新分配营销资源,重构私域流量运营逻辑。

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微商们的“天”可是真的要塌了!

写在最后:

从之前朋友圈的“三天可见” 到 如今的“折叠功能”,微信始终在探索用户对隐私与清净社交的边界。此次折叠功能的更新,无疑是向更加真实的社交环境迈出了一步。

你们觉得这个折叠功能怎么样?

Tips:

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任何一个项目都离不开流量,任何项目的本质都是流量变现,没有流量你拿毛变现,所以做项目的根本就是做流量,项目只是一种变现方式罢了,有流量的人根本不愁项目。

历史上的今天:

掘金网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本文链接:http://jjsoho.com/pyqzdgn/ 网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