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消息来了!
就在26日,国务院发布了有关《人工智能+》的行动意见文件。
点击看大图▼
这让我想起十年前的《互联网+》,多少人在过去的移动物联网时代被改变了命运。
而今天发布的人工智能+,我敢笃定跟十年前的那个互联网+文件一样重要。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关于普通人又一次十年一遇的大机会。
让我们先来看看文件里都说了什么
这次的《人工智能+》文件通篇很长,但核心意思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国家出了个针对AI发展的总路线,让AI渗透在各个各业的各个方面。
具体怎么干?可以用“368”来概括。
首先是3个重要时间点:
- 到2027年:AI要在一些重点行业里用起来。手机里的智能助理,或者其他智能设备,普及率要超过70%。
- 到2030年:AI要更全面地帮经济发展,智能应用的普及率要超过90%。
- 到2035年:整个社会基本就进入智能经济的阶段了。
为了实现这三个关键点,文件还提了六个重点方向。
你可以把它们当成六条大赛道: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
同时,为了让赛道上的车顺利跑起来,还需要做好八个底层支撑。
- 模型能力:把AI的大脑练得更强。
- 数据:给AI喂够好口粮。
- 计算力:给AI充足的体能。
- 应用环境:搭好试验场,制定好行业规矩。
- 开源生态:大家一起做,互利共赢。
- 人才:培养会用AI、会管AI的人。
- 政策与资金:可持续发展。
- 安全与合规:保证发展稳定合规。
如果你还是觉得有点抽象,没关系。
对比回顾下十年前的“互联网+”就明白了。
十年前的“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5年,国家也发过一个类似的文件,叫《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互联网+”文件。
在那份文件里,互联网被定位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能力。
然后接下来的这十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以前逛商场,后来是刷手机下单。
- 以前用现金,后来是扫码支付。
- 以前公司招聘员工干活,后来可以去众包平台发放任务。
- 以前路边等出租,后来是手机叫网约车。
- 以前地推式发传单打广告,后来是依靠大数据算法精准投流。
- 以前买卖要靠实体店,后来是可以是搞私域直播带货。
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交易方式,也改变了很多社会结构的组织方式。
电商、移动支付、外卖、短视频等等,这些新名词新行业都在这十年间井喷式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波创业机会就是这么来的。
彼时“互联网+”,此刻“人工智能+”
这么类比下来,这次的“人工智能+”,和当年的“互联网+”很像。
相同点是:
都是出于一个新时代的发展初期,国家给出了文件指明了方向。
都是要把一个新技术,跟各行各业结合起来。
目标都是让社会效率更高,大家的生活质量更好。
但这一次, 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例如。
一、过去“互联网+”是把人和服务连起来。比如,把你和饭店连起来,就有了外卖平台。现在“人工智能+”是让工具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自动干活。
二、过去我们讲平台,讲流量。现在多了新的领域:模型、数据、算力、试验场、开源。
三、过去重点是让大家“网上办事”。现在文件里写的很具体,直接点名“智能助理、智能终端、智能服务”等等。
四、过去强调的是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现在则新强调AI本身的可信度,要能控制风险,不能让它“乱说话、乱办事”。
十年前,抓住“互联网+”的人,那些电商、短视频、外卖等新行业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后来都赚的盆满钵满。
这次,轮到“人工智能+”,机会的形式可能发生了变化,但底层逻辑没变:能把AI用到一个真实场景里,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就能抓住一个机会点,就够普通人吃上好多年。
普通人的机遇
说了这么多,到底机会在哪?
说实话我也不是什么大佬,我也没法直接给出答案。
但我让比我聪明不知多少倍的 ChatGPT 帮我解读了一波,我把这次的文件全都灌给了它,下面是 GPT 给出的一些案例。
你还真别说,有些方向分析得还是很有价值的。
下面是经过我修剪过后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A. 科技赛道 (适合爱动手、懂点技术的人)
1、给行业做“智能小帮手”外包
谁能做:懂某个行业具体流程的人。比如法务、外贸客服、本地商家运营。
怎么做:不用做大而全的系统。就从一个小问题开始,比如做一个“会检索+会归纳+会填表”的小功能,帮律师整理案件资料,或者帮客服自动回复常见问题。
2、做数据服务
谁能做:细心、能做重复性工作的人。
怎么做:AI的“大脑”需要高质量的“口粮”。你可以从一个特别细分的主题开始,整理一套高质量的数据集。比如,专门收集“海关申报常见错误案例”的数据,卖给做外贸AI工具的公司。
B. 产业赛道 (比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
1、智慧农业“飞手+顾问”
谁能做:会操作无人机,或者懂点种植、养殖的人。
怎么做:搞一个服务套餐,比如用无人机帮农户“巡田识别病虫害”,然后根据AI的分析给出用药建议。
2、“无人+有人”混合服务
谁能做:开着小公司的人,比如物流、财税、法律文书代写的。
怎么做:把“接单、填单、对账”这些重复性工作交给AI小帮手。你自己和员工只负责最后审核和交付给客户,能省下大量时间。
C. 消费赛道 (直接面向普通用户)
1、围绕新智能终端的“配套生意”
谁能做:内容创作者、卖手机配件的、做培训的博主。
怎么做:以后带AI功能的新手机、新设备会越来越多。你可以专门做这类产品的“上手教程”或者“场景玩法”视频,教大家怎么用。
2、个人智能助理产品
谁能做:特别会整理信息、规划事情的人。
怎么做:做一些特别小的个人工具。比如“家庭收支记账助理”、“孩子考试错题整理助理”、“老人定时用药提醒助理”。
D. 民生赛道 (教育、健康、养老)
1、“智能学伴”轻工具
谁能做:老师、家长、教培行业的人。
怎么做:针对某一门课的某一类题型,做一个“错因分析+巩固练习”的智能体,帮学生弄懂自己到底错在哪。
2、居民健康助手
谁能做:社区诊所的医生,或者健康领域的博主。
怎么做:做一个“慢病随访+用药提醒+复诊清单”的智能体,服务社区的老人或者有慢性病的人。
E. 全球合作赛道 (开源、出海)
1、给开源项目做贡献
谁能做:懂点技术或者懂数据的人。
怎么做:很多国外的好AI模型和工具是开源的。你可以去帮他们做中文文档的翻译、写中文使用案例、或者提供中文数据。这能帮你快速建立个人信誉,甚至直接带来客户。
2、跨境电商的“智能小帮手”
谁能做:做外贸的卖家,或者跨境自由职业者。
怎么做:做一个服务,用AI帮小卖家做“商品选品分析+文案润色+翻译成多国语言+规避各国政策风险”。
十年一轮回
互联网+造就了一批人,人工智能+也会造就新的一批人。
但也不要头脑发热、盲目乐观。
机会固然有,需要耐心去挖掘。
普通人也没必要去卷深度技术、卷大模型基座。
现在能做的,在于用好现成的AI工具,去解决身边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做好“最后一公里”的交付。
保持关注,别下牌桌,总能在这个时代巨轮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赚钱靠思维,思维的开拓靠学习,每天学习一点点,时间久了你也会成为大咖,掘金网会不断更新,帮助大家开拓思维,希望大家长期关注!当然如果你想系统学习一些赚钱技能,快速度过小白期,请联系掘金网《加微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