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是名副其实的“史上最长双11”了。
因为,各大平台的双十一,普遍超过了一个月。
比如,抖音是57天,京东37天,天猫31天。
天猫和京东,更是首次将双11促销期,延长至11月14日。
那么,销量情况如何呢?
据星图数据统计,今年双11全网电商销售总额约为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
看来,延长大促周期的策略是有效的。
但是,这种时间的稀释,也让双十一的下氛围变了,就像一个鞭炮稀拉的春节,索然无味了。
当然,除了时间上的变化,今年的双十一,在其它方面变化也不小。
虽然,双11大促年年有,玩法年年变。但今年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未来直播电商新格局的开始。

一、促销规则:从“烧脑计算”到“一件立减”
以前的双十一,就像一个“数学竞赛”,你得会算,才能省钱。
比如,“满300减50”。需要买哪些东西才能凑够300元?少了,感觉自己亏了50;多了,也感觉自己吃亏了。
有不少网友表示:
“为了凑满减,会在购物车里,添加一堆自己本来就不需要的东西。”
也有网友感叹道:
“为满减算到头秃,耗尽耐心。”
这些复杂的玩法,随着年轻人消费观的变化,已经行不通了。
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的东西才买,不该买的,不买了。买东西不只图便宜,更看重需求性。
对此,各大平台今年都简化了玩法。
比如:
天猫的“官方立减”;京东的“官方直降,低至一折”;抖音的“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
选择采用更直观的方式,让消费者无需凑单、自动抵扣,直接看到最终价。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成熟与进步。
因为,这种“无套路”的简化模式,不仅让促销回归“让利”本质,也让双11的快乐,重新聚焦于“买到心仪好物”的纯粹体验上来。
二、AI全面落地:重塑商家经营与消费者体验
今年双11被定位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AI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生产力的主体。
1、对商家
淘宝推出“AI店长+6个AI员工”组合,为500万商家提供经营策略,平均节省30%工作量,效率提升1.5倍。AI客服“店小蜜5.0”问题解决率提升至80%。
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已服务超4万品牌,其成本仅为真人1/10,带货效果超越80%真人主播,11.11期间带动品牌商家销售超23亿元。
2、对消费者
淘宝“AI万能搜”可理解复杂语义(如“新手养猫需要什么”),生成包含商品、建议、评价的完整攻略,10秒内完成。京东“京小智5.0”显著提升售前转化率。
有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双十一期间,有约70%的年轻人体验过AI+电商服务,范围涵盖AI智能客服、平台个性化AI推荐、AI购物助手、AI生成的商品展示和描述、直播间AI数字人主播等。
毫不意外,AI站上了双十一的舞台C位。
这也意味着,在卷“直播时间“这条路上,真人主播已然走到了尽头,因为,没人能卷得过“AI主播”。
之前就是有,“双11期间多位主播喊破了肺泡”一词条冲上热搜。
不少主播吐槽,双11战线太长,长时间在直播间奋力吆喝叫卖,才遇此疾病。
而AI主播,可以365天*24小时的开播,并且毫无疲惫。
可能会有人说,AI主播没有真人主播的销量好吧?
对此,刘润的文章里有一个说法,我觉得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作者拿李佳琦这类头部主播举例:
比如,李佳琦今晚直播要卖出去1000件卷纸,而买他东西的消费者,大概分为两类。
一类是,家里刚好需要买卷纸,自己又刚好刷到李佳琦在卖卫生纸,于是就下单了。这叫“货架”。就和逛超市逛到货架上的卫生纸是一个道理。
另一类是,觉得李佳奇推荐的卫生纸好,于是相信他,就下单了,这叫“信任“。
而一般,大家是把主播当“货架”,买的是东西,而不是把主播当“信任“,买他这个人。
所以,主播的“货架”功能占比80%,“信任“功能只占20%。
但是,“货架”功能要发挥作用,主播必须得直播。
所以我们老是说,做直播这行,就是体力活儿。
而现在,卷体力,没人能卷得过AI主播。
三、即时零售爆发:从“以天计”到“以分钟计”
我们一般快递送达时间,普遍需要1-3天甚至更久,被称为“以天计”的消费模式。
而如今,“即时零售”依托本地门店与即时配送网络,实现30分钟至1小时内送达,彻底将时间单位从“天”压缩到“分钟”,满足消费者对即买即得的需求。
随着美团闪购、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平台加码布局,即时零售已从最初的外卖延伸,发展为覆盖数码、美妆、运动服饰、白酒等全品类的高频日常服务
据数据显示:
2025年双11,即时零售销售额达670亿元,同比增长138.4%。美团闪购排名第一,淘宝闪购第二,京东秒送第三。
其中,美团闪购,在10月31日—11月11日期间,手机、白酒、运动鞋服、运动相机、化妆水等近400个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淘宝闪购,截至11月5日,有19958个餐饮品牌、863个非餐品牌的成交额,相比双11前增长超100%;
京东秒送,截至11月10日,手机配件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200%,数码配件、摄影摄像增长100%。
“以分钟计”的爆发,意味着即时零售已成为日常消费的新常态。
它不再只是“救急”,而是融入差旅、聚会、居家、办公等多种生活场景。
例如:
- 出差忘带充电宝?线上下单半小时送到酒店;
- 夜间想喝茅台?美团闪购12小时内白酒成交额曾破3亿元。
- 双十一抢购iPhone?淘宝闪购3C品类成交额同比涨超290%。
这一转变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消费习惯、供应链组织和平台战略的全面升级。
写在最后:
虽然,今年的双11做出了不少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全民屏息等待的购物节,已经回不来了。
但是,走过了17个年头的双十一,迎来了更成熟的市场:
平台更用心的服务、商家更实在的价格、用户更真正为需求买单。
或许,这就是双十一的历史使命!
欢迎大家加掘金网微信《加微信》,加微信请备注“城市+行业”,我会在朋友圈更新日常思考,分享一下创业感悟和经历,可以围观朋友圈,但不闲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