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犯罪不影响贷款审批?这一法律做出重大调整

2025年7月14日16:00:00 发表评论

掘友们是否有过担心:

曾经有过行政处罚或犯罪记录,会影响贷款的审批吗?

要在以前,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现在法律做出了重大调整。

2025年6月27日,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公布。

其中第136条白纸黑字写着:“违反治安管理的记录应当予以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掘友们都知道,有过“案底”的,贷款都会拒。比如:

被判刑或者被拘留;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

被列入法院限制消费令的人;

但是,治安违法案件数量大,涉及人数众多。处罚记录不应成为伴随一生的污点。

法律也在一步步完善。未来,轻微违法,不代表征信一定不好。

轻微犯罪不影响贷款审批?这一法律做出重大调整

一、新《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实施

近五年,由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数,每年都在800万起左右。

这些违法记录,正在影响每一个被处罚者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一生的污点”。

比如,小王在某国企求职时,虽然笔试、面试都拿了高分,但随后单位要求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如果有记录,就不录取不雇用。

这让小王“备受打击”。

再比如,37岁的基层乡镇公务员小赵,多年前曾因与他人产生肢体冲突,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行政处罚罚款500元。

在基层晋升中,有过违法记录,可能导致在重要岗位提升时,被一票否决。

因此,这成了小赵的最大心事。

如今,根据最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违反治安管理的记录应当予以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公开”。

该法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掘友们不用再困扰“一朝犯错,困扰终身”了。

二、治安违法记录的“案底”也有望“封存”

变化每天都在发生,法律也在不断进行完善。

这些变化和调整,可以说既对公民个人隐私权、人格权的一种保护。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掘友们都知道,如果你曾有过“案底”,这些信息,通常会被记录在公安部、法院、银行、征信机构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库中,形成一个人的信用档案。

这些信息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留,甚至会永久存在。

一旦申请贷款,那么你的信用评级往往是D级或者E级,这意味着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非常差,很难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贷款。

如今,国家致力于减少社会歧视,为轻微违法者提供“社会修复”机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比如单次小额盗窃、邻里冲突引发的轻伤害案,未来也很有可能被“封存”。

毕竟,法律界有个共识:“封存不是纵容,而是给人留一扇回头门”。

写在最后:

掘友们所能做的,就是遵纪守法,“养”好征信。

如果是短期查询过多,那么在3-6个月内,尽量停止新的贷款申请,减少征信查询;

如果有轻微逾期(30天以内),那么尽快还清欠款,后续按时还款,避免新增逾期;

如果逾期超过90天,则被认为严重逾期,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在还清欠款后,需等待不良记录5年后自动消除;

如果你成了失信被执行人,有了“案底”,那么应该遵纪守法,保持乐观心态,努力提升自己的信用水平。毕竟法律也在做出调整,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珍爱征信!

Tips:

欢迎大家加掘金网微信《加微信》,加微信请备注“城市+行业”,我会在朋友圈更新日常思考,分享一下创业感悟和经历,可以围观朋友圈,但不闲聊。

轻微犯罪不影响贷款审批?这一法律做出重大调整

历史上的今天:

掘金网
  •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微信公众号“融世纪-手机找钱”, 如有侵权请联系!
  • 本文链接:http://jjsoho.com/qwfzbyx/ 网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